39问医生

寒性哮喘如何治疗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寒性哮喘可通过艾灸疗法、三伏天穴位敷贴、补肺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等方法进行治疗。若症状没有缓解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艾灸疗法
选择定喘、肺俞、肾俞等穴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制的艾条进行温和加热,每次治疗约30分钟。通过温煦经络和腧穴来缓解由寒邪侵袭引起的哮喘发作。此方法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刺激以防灼伤皮肤。
2.三伏天穴位敷贴
选用特定穴位如膻中、天突、膏肓等,在三伏天进行外敷药物,每次持续4-6小时。此法利用夏季阳气最盛时加强调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轻哮喘冬季加重现象。可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缓解呼吸道痉挛。
3.补肺汤
将黄芪、党参、白术、五味子、干姜等中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每日一副。该方具有补肺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因肺虚所致的咳嗽、气短等症状。其中黄芪、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白术有健脾作用;五味子能收敛肺气;干姜则能温肺化饮。
4.小青龙汤
取适量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半夏、细辛、五味子、麻黄等药材配伍煎服。该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作用,适用于外寒内饮所致的咳喘痰多清稀、舌苔白滑等症。其中桂枝、干姜能温阳解表;芍药、炙甘草调和营卫;半夏、细辛能祛湿化痰;麻黄宣肺平喘。
5.麻杏石甘汤
选取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中药材料,加水煎煮后分次服用。该方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之证。其中麻黄能开腠发汗、宣肺平喘;杏仁降逆平喘;石膏清泄肺热;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应避免吸入冷空气和过敏原,以免诱发或加剧哮喘症状。饮食方面宜清淡且富含营养,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虾蟹等海鲜类食品。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