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痔疮的病理机制

曾重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痔疮一般指痔,其病理机制主要有肛垫下移学说、静脉曲张学说、炎症刺激学说、遗传因素学说、肛垫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

1、肛垫下移学说

肛垫是位于肛管内侧的环状海绵状结构,具有闭合肛管、控制排便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在排便时会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再收缩回肛管。当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则会出现充血、下移并增生肥大的情况,从而形成痔。

2、静脉曲张学说

痔的形成与静脉扩张淤血有关,而静脉曲张则是由于血管壁薄弱、血液淤滞等原因所致。静脉曲张会导致肛门周围的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痔的发生。

3、炎症刺激学说

痔的形成与炎症刺激有关,炎症会导致肛门周围的静脉发生充血、肿胀,从而引起痔的发生。

4、遗传因素学说

痔的发生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患有痔,其子女患有痔的概率会比较高。

5、肛垫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肛垫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也是痔的发病原因之一,肛垫的血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痔的严重程度。如果肛垫的血流状态改变,可能会导致肛垫的弹性回缩作用减弱,从而引起痔。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痔疮栓等药物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66
2018-11-0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