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临床上是指共济失调。小脑萎缩不是共济失调,这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性发生障碍,导致不能维持一定的姿势和平衡。常见的共济失调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感觉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等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由小脑本身或与小脑有关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的,如小脑肿瘤、小脑出血、小脑梗死、小脑萎缩、小脑发育不全等。感觉性共济失调是由于深感觉障碍,导致不能精确完成共济运动,常见于脊髓痨、深感觉震荡、多发性硬化、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等。前庭性共济失调是由于前庭系统损害导致的运动不协调,常见于内耳的疾病,如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内耳药物中毒、内耳手术等。
共济失调的患者可根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