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是通过肛门向结肠注入适量的溶液,它有助于退烧,主要是通过肠黏膜吸收药物实现。因此,当需要给孩子退热时,灌肠是一个可选的方法。建议根据实际需要,每天进行两次灌肠,连续使用不超过2至3天。
然而,灌肠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也可能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腹泻。若出现腹泻,应确保孩子多喝水,必要时可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同时,保持身体温暖,预防感冒,也十分重要。定期监测体温,如热度持续不减,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退烧药,避免自行用药引发不良反应。
进行灌肠时,动作应轻柔,遵循肠道解剖结构。避免过度用力,以防损伤肛门。灌肠过程中,要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对于伤寒患者,应特别注意溶液量不宜过多,压力应降低。排便后半小时,应降低体温并测量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