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因感染的病毒类型不同而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多种,但临床所见还是以慢性乙型肝炎为多。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非常高,病情隐匿,目前不能治愈,危害性较大,加之传染性较强,而没被明确诊断的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更是容易成为传染源,所以早期发现十分重要。 很多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或感染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可以不出现任何症状。许多人都是在单位体检中发现感染乙肝病毒的。因此,要早期发现乙肝,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年定期体检,检查肝功和乙肝病毒五项指标(俗称“ 两对半 ” )。这就需要了解乙肝的传播途径。与甲肝的粪-口传播途径不同,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非一次性注射器、内窥镜等)、性传播和日常生活的接触传播(共用剃须刀、牙刷或伤口与伤口的接触,归根结底也是通过血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