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中医针灸穴位一般有耳门穴、听宫穴、听会穴、翳风穴、地仓穴、颊车穴等。
1、耳门穴
耳门穴位于耳垂后下方的凹陷处,针灸此穴可以起到疏风清热、利窍聪耳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中耳炎、耳鸣等疾病。
2、听宫穴
听宫穴位于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针灸此穴可以起到清热利窍、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中耳炎、耳鸣等疾病。
3、听会穴
听会穴位于耳屏间切迹的上方,听会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清热利窍、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中耳炎、耳鸣等疾病。
4、翳风穴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针灸翳风穴可以起到疏风清热、息风止痉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疾病。
5、地仓穴
地仓穴位于面部,口角外侧,口角中心上0.4寸,具有疏风活络、清利头目的功效,可以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腮腺炎等疾病。
6、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面部,在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处。针灸颊车穴可以起到疏风清热、通关利窍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牙痛、颊肿等疾病。
中耳炎患者在针灸时,要注意针灸的穴位准确,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如果针灸的穴位不准确,可能会起不到治疗的效果。另外,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针灸,以免操作不当,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出现中耳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