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常规血小板数只有76是指血小76×10^9/L,可能是药物影响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症等病理原因导致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一、非病理原因
1.药物影响:如果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也会使血小板数量减少。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停用相关药物,并且定期复查血常规。
二、病理原因
1.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造血干细胞损伤等原因,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从而出现血小板低的情况。如果是重型再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如环孢素软胶囊、康力龙注射液等。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2.急性白血病:由于遗传、化学物质刺激等因素,会使骨髓中原始细胞恶性克隆增殖,导致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从而出现血小板偏低的现象。如果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片、全反式维A酸片等药物进行诱导分化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难治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地拉罗司分散片、氨基己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能够增强自身免疫力。
4.脾功能亢进症:通常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感染等原因所导致。由于脾脏功能亢进,会破坏大量的血小板,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如果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进行处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