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表现为血管上皮增生,血管结构异常的病变。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口腔颌面部皮肤和粘膜颜色各形态的改变,可呈鲜红色,紫红色、甚至蓝紫色,影响美观以至功能。一般分为三型:毛细血管型、海绵型和蔓状血管型。其治疗方法较多,可根据血管瘤的类型、大小、部位及患者的年龄选定。 非手术治疗中,硬化剂注射适用于海绵状血管瘤,使血管瘤窦腔壁部分坏死,纤维化以至萎缩,常用的在5%鱼肝油酸钠、奎宁乌拉坦注射液,一般采用少量多次注射,奎宁乌拉坦应用于婴儿时,首次剂量应严格控制在0.25-0.5毫升,以后逐渐加量,一次量最多不超过2毫升,5%鱼肝油酸钠一次量不超过5毫升,注射间隔时间为7-10天。其它应用的硬化剂有30%氯化钠,50%葡萄糖,明矾注射液,这些硬化剂没有血尿等肾的损害严重并发症。请到当地三甲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