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的护理常规一般包括饮食、休息、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等。
1、饮食
缺铁性贫血是因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出现红细胞内铁缺乏而引起的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猪肝、鸡肝、鸭肝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铁元素,从而促进病情恢复。
2、休息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皮肤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苍白、无力等症状,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以免导致皮肤出现损伤,还可能会引起感染。
4、口腔护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苍白、口角炎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漱口,以免出现口腔感染的情况。
5、病情观察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相关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