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大小正常并不能说明一定没有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原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弥漫性肝损伤,通常在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等病理过程中最终形成。肝硬化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大量饮酒、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消瘦、乏力、牙龈出血等症状。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如果病情较轻,患者的肝功能只是轻微受损,则肝脏大小和形态基本正常。但如果患者的肝硬化比较严重,导致肝功能严重受损,则会导致肝脏变形、变硬,出现肝硬化结节,此时肝脏大小和形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如果患者出现肝硬化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重,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肝移植术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饮食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如苹果、胡萝卜等,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