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病,消渴病的预防保健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生活调理、情志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消渴病是一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
1、饮食调理
消渴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有关,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过食肥甘厚腻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肥肉、辣椒等,同时还要避免过度饮酒。患者可适当吃些具有辅助降糖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洋葱、黑木耳等。
2、生活调理
消渴病与生活调理密切相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还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情志调理
情志失调是导致消渴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中医认为情志失调可引起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脾胃虚弱等,从而导致消渴病。建议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或易怒。
4、运动调理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渴病的预防保健,运动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血糖水平。
5、药物调理
消渴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玉女煎、六味地黄丸等药物进行调理。玉女煎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胃阴虚证、热病伤津证等。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
此外,患者还可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