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后血压过低,可能是服用药物剂量过大、用药不当、脑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等原因所造成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服用药物剂量过大
如果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使药物的浓度在体内发生变化,从而出现血压过低的情况。此时患者可以通过及时停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遵医嘱适当减少药量。
2、用药不当
如果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为利尿剂类,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水分减少,从而引起血压过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也可以适当饮水,补充体内所需要的水分。
3、脑出血
脑出血通常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部压迫、呼吸急促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5、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通常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血压降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