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压96mmHg低压51mmHg一般不正常,属于低血压的范畴。低血压的标准是高压低于90mmHg,或者低压低于60mmHg,而高压96mmHg在正常范围内,低压51mmHg低于正常值,所以不正常。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如果血压过低,可能会导致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甚至会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如果是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由于体位突然发生改变,会出现头晕、视力模糊、恶心、晕厥等症状。如果是餐后低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1、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在改变体位时出现头晕、视力模糊、恶心、晕厥等症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在改变体位时不要过猛,注意放慢速度。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屈昔多巴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2、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指患者在进食后出现低血压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悸、乏力、出冷汗等症状。患者要合理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曲肽、米多君等药物进行治疗。
3、餐后高血压
餐后高血压是指进食后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状。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比如咸菜、肥肉、奶油蛋糕等。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氢等药物进行治疗。
4、餐前低血压
餐前低血压是指患者在进食前收缩压较餐后降低20mmHg或舒张压降低10mmHg以上,可能与饮食、体位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曲肽、米多君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咸菜、腊肉等。
5、餐后高血压
餐后高血压是指进食后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状。患者要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比如咸菜、肥肉、奶油蛋糕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适当参加有氧运动,比如跑步、瑜伽、太极拳等,能够增强自身抵抗力。若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