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麻麻的感觉,多考虑是由于生理性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由于末梢神经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若患者长时间久坐、久站,且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脚踝麻木的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适当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症状。
2、末梢神经炎
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营养障碍、感染、内分泌障碍、外伤等,主要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脚踝麻木的感觉。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如果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末梢神经炎,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采取手术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妊娠、外伤等原因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主要包括腰部疼痛、下肢麻木、下肢肌力下降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等。如果患者疼痛症状严重,还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末梢循环障碍、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