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贫血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缺乏铁所致的贫血,主要是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和铁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的。如果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缺铁性贫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铁剂进行治疗,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同时,在饮食上要多吃含铁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猪肝、鸡肝等。
2、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DNA合成障碍致血叶酸缺乏所致,主要与叶酸缺乏、机体利用叶酸障碍有关。如果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叶酸进行治疗,如口服叶酸片或者维生素B12片等。同时,在饮食上要多吃含叶酸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茼蒿、韭菜、西红柿等。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会引起血细胞减少,从而导致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口服环孢素、司坦唑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贫血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