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孩,五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治疗四个

王志新 儿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以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所见血小板计数减少引起最常见出血性疾病。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首选药物,适用血小板计数≤30×10^9/L,并且有严重出血或出血危险者,或存在明显的乏力症状者。一般口服首选,治疗有效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二、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有紧急出血情况时使用,副作用轻微。三、脾切除,被认为是仅次于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治疗方法,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剂量依赖者,有效率在60%-80%。四、其它免疫抑制剂,包括达那唑、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对于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脾切除治疗疗效不佳者,不适宜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者可采用其中单一药物治疗或联合方案治疗。五、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包括血小板生成素,TPO拟肽和非拟肽类TPO类似物。六、利妥昔单抗。.也常称为抗CD20单抗、美罗华,可抑制生成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的异常B细胞,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获得长期持续缓解,但起效较慢,价格较昂贵。
66
2019-05-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