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选择心俞、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
1.心俞: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补益心气、安神定志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改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
2.内关: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尺侧缘,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心烦意乱、心痛、失眠健忘等症状。
3.神门:神门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具有清心泄热、宁心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惊恐不安、癫狂痫证、心悸怔忡等症状。
4.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具有调经止带、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腹胀纳差、腹泻便溏等症状。
1.心俞: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具有补益心气、安神定志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改善心悸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
2.内关:内关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尺侧缘,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心烦意乱、心痛、失眠健忘等症状。
3.神门:神门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具有清心泄热、宁心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惊恐不安、癫狂痫证、心悸怔忡等症状。
4.三阴交: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具有调经止带、活血散瘀、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缓解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腹胀纳差、腹泻便溏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