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下肢疼痛的症状,主要包括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
1、间歇性跛行
由于下肢动脉闭塞,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在行走时会出现疼痛,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患者在休息后,症状会得到缓解。
2、静息痛
缺血性下肢疼痛时,患者在静息时一般不会出现疼痛,在夜间休息时,疼痛会比较明显,患者在夜间需要将肢体抬高,疼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3、溃疡和坏疽
缺血性下肢疼痛时,由于血管闭塞,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肢体出现溃疡和坏疽,同时还会伴有脓性分泌物。
此外,缺血性下肢疼痛还会出现局部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缺血性下肢疼痛主要是由于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栓塞、糖尿病足等原因引起,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以及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必要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