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胆红素180μmol/L不正常,超出了正常范围。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一般在5.7-12.9μmol/L,新生儿胆红素180μmol/L,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等。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胆红素180μmol/L,可能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破坏增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差,从而出现胆红素升高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一般在2周左右可以恢复正常。
2、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可能与母亲的血型、新生儿的血型、遗传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180μmol/L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光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3、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肝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180μmol/L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新生儿出现肝衰竭的情况,则需要通过肝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4、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与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助产人员手卫生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胆红素180μmol/L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5、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过高,从而引起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的情况,通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迟一般不会超过2周可自行消退,如果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况以及进食情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