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其死亡率相对较高,但具体死亡率暂无明确的科学数据。小肠癌的死亡率与临床分期、治疗方案、患者体质、治疗效果等因素有关。
1、临床分期
小肠癌的临床分期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常可分为四期。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I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70%-80%。II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30%-50%,而IV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通常低于10%。
2、治疗方案
小肠癌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是治疗I期、II期小肠癌的主要方法,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以达到提高生存率的目的。而对于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III、IV期患者,可考虑进行放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化疗是治疗小肠癌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切除率,从而提高生存率。
3、患者体质
若患者体质较好,则其抵抗力也相对较强,此时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但若患者体质较差,则其抵抗力也会相对较弱,此时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会相对较短。
4、治疗效果
小肠癌的治疗效果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关,若患者在早期发现小肠癌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但若患者在发现小肠癌后,未及时进行治疗,导致病情进展至晚期,即使进行手术治疗,其五年生存率也会比较低。
5、其他因素
另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饮食,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要注意定期复查,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