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什么意思?

李明远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引起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指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引起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免疫反应,另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是由于病原体在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可以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然后在人体内形成抗体,从而消灭病原体。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是由于病原体在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无法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无法消灭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可能会引起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如果患者出现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多喝水,多吃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如苹果、芹菜等,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66
2022-09-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