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血吸虫病?

李明远 副主任医师 三甲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脑血吸虫病是血吸虫寄生在脑部引起的疾病。

脑血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主要是血吸虫的虫卵进入大脑,虫卵进入大脑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破坏脑部的组织和细胞,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果虫卵进入大脑后,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脑水肿,出现癫痫、瘫痪、失语等症状。

脑血吸虫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吡喹酮片、呋喃嘧酮片等药物,杀死体内的血吸虫,缓解症状。同时,可以遵医嘱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治疗。

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也不要喝生水,以免感染寄生虫,损害身体健康。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2022-09-14 21:10 举报
脑血吸虫病 就诊必看
就诊科室: 传染科
是否医保:
治疗费用: 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 —— 20000元)
就诊准备:
并发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上海性病医院 乌鲁木齐男科医院 贵阳妇科医院 武汉京都结石泌尿外科医院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 上海不孕不育医院 贵阳眼科医院 成都皮肤科医院 长沙白癜风医院 青岛天道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