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可通过手法复位、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恢复。
1、手法复位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或者连续性中断,是骨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由于暴力作用、积累性劳损、骨骼疾病等因素所致。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一般可以采取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是利用手指或者器械,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手法复位后需要使用石膏或者支具进行固定,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患处过早沾水,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
2、手术治疗
如果骨折出现明显的移位,或者是出现粉碎性骨折的情况,则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的方式可以将骨折端恢复到原有的解剖结构,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治疗,例如针灸、推拿等,也有助于促进骨折的恢复。另外,在骨折恢复期,患者需要注意适量食用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牛奶、鸡蛋或者是肉等,同时还可适量食用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补充身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另外,患者还需注意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自身体质,也有利于骨折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