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不要紧张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根据你的描述来看,这是两种疾病。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慢性、坏死性、溃疡性、瘢痕性、疼痛性皮肤病。好发于30~40岁的男性,面部、肩部、背部是常见部位。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炎性丘疹、脓疱、结节,迅速形成潜行性溃疡,剧烈疼痛。1)糖皮质激素 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急性病例。口服,多数患者有显著疗效。当常规剂量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待病情控制后,改为维持治疗。
(2)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能耐受者。
(3)柳氮磺胺吡啶 适用于伴活动性肠病的患者。
(4)氨苯砜 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例。
(5)沙利度胺 晚间一次顿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至维持剂量。
(6)抗生素 伴细菌感染者,可试用抗生素,如二甲胺四环素,具有抗炎及抗感染作用。
3.其他
雷公藤制剂、利福平、赛庚啶、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均有报道用于治疗本病。
4.特殊治疗
包括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高压氧疗法等。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的患者。
5.局部治疗
目的在于清洁创面、预防继发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6.手术治疗
由于手术可诱发本病,原则上不适用于本病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受凉,保证睡眠,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加强营养,适当的锻炼。
(2)免疫抑制剂 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能耐受者。
(3)柳氮磺胺吡啶 适用于伴活动性肠病的患者。
(4)氨苯砜 适用于慢性、顽固性病例。
(5)沙利度胺 晚间一次顿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至维持剂量。
(6)抗生素 伴细菌感染者,可试用抗生素,如二甲胺四环素,具有抗炎及抗感染作用。
3.其他
雷公藤制剂、利福平、赛庚啶、转移因子、胸腺肽等均有报道用于治疗本病。
4.特殊治疗
包括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高压氧疗法等。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的患者。
5.局部治疗
目的在于清洁创面、预防继发感染、促进溃疡愈合。
6.手术治疗
由于手术可诱发本病,原则上不适用于本病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受凉,保证睡眠,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加强营养,适当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