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眼睛周围黄疸,别的不黄通常是指新生儿眼睛周围皮肤没有黄疸。新生儿眼睛周围有黄疸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如肝炎、溶血性黄疸等。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达到高峰,在5~7天消退,最迟一般不会超过2周。若新生儿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密切观察即可。
2、肝炎
肝炎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新生儿感染肝炎病毒后,可能会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症状。肝炎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治疗肝炎、恢复肝功能。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炎,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进行治疗。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肝炎,可使用抗生素药物如头孢氨苄、头孢唑林等进行治疗。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一种贫血,因此溶血性黄疸是指溶血性贫血导致的黄疸。溶血性黄疸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溶血发作,纠正贫血及其他并发症。对于急性溶血性黄疸,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新生儿眼睛周围黄疸还可能是胆管梗阻等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