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头错位是否还能走路,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能走路
骨头错位是指骨折后发生的骨折端移位,常见于儿童、老年人。如果患者发生骨头错位后,及时进行复位和固定治疗,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通常是可以走路的。
2、不能走路
如果患者发生骨头错位后,没有及时进行复位和固定治疗,并且伴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剧烈疼痛、肿胀等,这种情况一般不可以走路。因为在此期间如果走路,可能会导致骨折端移位,从而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此类患者一般不能走路。
建议患者在发生骨头错位后,及时到医院进行CT、X线等检查,来明确错位的程度。如果骨头错位比较轻微,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骨头错位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