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黏膜脱垂一般是指直肠脱垂,通常是指肛管、直肠、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出现直肠脱垂,可能是长期腹内压力过大、腹泻、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法治疗。
1、长期腹内压力过大
如果长期处于工作压力过大状态,对直肠黏膜细胞产生刺激,造成直肠黏膜细胞受损,诱发直肠脱垂。建议患者通过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调节自身基础代谢功能,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2、腹泻
如果频繁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或出现暴饮暴食行为,对胃肠道等组织结构产生刺激,可能会有肠道内菌群紊乱现象,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如果长期处于腹泻状态,造成肛管、直肠、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引起直肠脱垂。患者可以按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改善。
3、营养不良
如果长期处于挑食、偏食等不良状态,对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产生影响,影响胃肠道蠕动功能,引起营养不良,也有可能会出现直肠脱垂现象。建议患者配合医生使用葡萄糖酸钙维D2散、乳酸钙片等药物改善。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盆底肌肉功能减退症、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