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偏高多考虑是正常现象,也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正常现象
在妊娠晚期,孕妇的血液会发生生理性的改变,可能会出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偏高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
2、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引起上述情况的出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方式无法改善,可以在医院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如果药物方式无法改善,可以在医院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大脑中动脉血管吻合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指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的白血病,通常与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A酸片、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化疗,也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进行治疗。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凝血活性物质消耗,从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出血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血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可能会出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注射用重组链激酶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