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是否会影响排便,需根据其具体性质来判断,通常可分为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等。
1、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一般不会影响排便,其主要是由于炎症刺激结肠黏膜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患者主要表现为肛门有息肉,但息肉一般较小,且分布较为广泛,通常不引起肛门狭窄,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到排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一般是由于炎症刺激结肠黏膜而引起的增生性息肉,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以及粪便性状的改变等,但一般不会影响到排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息肉,多数患者无明显的症状,但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表面带血以及腹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息肉脱出肛门外,甚至会出现恶变的情况,所以一般会影响到排便。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肛门息肉还包括管状腺瘤性息肉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情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