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婴儿甲状旁腺素低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家族性低血钙等原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病因,对症治疗。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碘缺乏等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减弱的一种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与体征一般会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等,同时,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粗糙、皮肤增厚、便秘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一般早产儿、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开始口服,1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情况来调节药量。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以外的疾病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比如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与原发疾病有关,会出现心悸、怕热、多汗、消瘦、失眠、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因选择放射性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家族性低血钙
家族性低血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会出现抽搐、身体乏力、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以上原因外,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骨质疏松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家长定期带婴儿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