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危因素?

梁宵 心血管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你好,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各种原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等诱发冠状动脉内壁脂化形成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继而继发病理改变,如斑块纤维帽破裂,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或者斑块刺激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各种临床症状。多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严重的梗阻性冠心病,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和(或)心肌供氧量减少即可诱发心肌缺血,血管收缩药的短暂影响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引起管腔直径进一步狭窄,导致心肌氧供量减少,从而发生自发性(静息性)心绞痛。动脉压力增高和(或)心动过速也可增加心肌需氧量,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表明,在许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氧供量的减少,而不是需氧量的增加,诱发心肌缺血,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常见的促发因素。在一些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中,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和氧供量的减少可能同时发生。在临界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中,心肌需氧量的轻微增加和供氧量的轻度减少就可产生关键性的心肌缺血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此结果可以解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缺血事件分布在24h内的变化,在早晨因冠状动脉出现储备低而出现严重缺血的发生率较高。
66
2022-09-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