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正常值一般为(100-300)×10^9/L。正常的血小板数量对维持孩子出凝血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低于100×10^9/L则显示血小板减少症,如果高于300×10^9/L则显示血小板增多症。
1、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脾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如果血小板数值低于100×10^9/L,就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除了皮肤出血外,还会出现鼻出血等症状。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输注血小板。
2、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是由于感染、恶性肿瘤、先天遗传等原因引起。如果血小板数值>300×10^9/L,血小板数量大于600×10^9/L,就会出现血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
建议若出现以上症状,需要通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1、血小板减少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紊乱、脾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如果血小板数值低于100×10^9/L,就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除了皮肤出血外,还会出现鼻出血等症状。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输注血小板。
2、血小板增多症:主要是由于感染、恶性肿瘤、先天遗传等原因引起。如果血小板数值>300×10^9/L,血小板数量大于600×10^9/L,就会出现血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
建议若出现以上症状,需要通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