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菌痢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到90%以上。
急性菌痢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当致病菌侵入肠道后,会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和出血等,从而引起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常见的细菌有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其中痢疾杆菌是引起急性菌痢的主要病原菌。一般在夏秋季,气温相对湿热时,痢疾杆菌活跃性增加,易发生此类疾病。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菌痢,应该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阿奇霉素等。
患者应该卧床休息,并注意补充水分。如果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脱水。患者还应注意饮食,避免吃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鸡蛋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