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病人的血液一般不会传染。
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工作原因,长期接触粉尘、有病菌的牛奶、日常饮用的水和食物等引起的。骨结核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但大多数情况下,肺结核会通过消化道传播。骨结核患者的血液、脓液、尿液中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传染性。但骨结核患者的血液、脓液、尿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含量较低,在进行血液检测时,由于检测的条件和技术,较多的患者并不会检测出结核分枝杆菌,所以一般不会发生传染。
骨结核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发热、跛行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如果患者出现脓肿或者窦道,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病灶清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等。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需要保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多吃鸡蛋、牛奶、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