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肥大的患者一般具有“方形脸”或“梯形脸”的特征,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大多数下颌角肥大患者就诊主要是以美容整形为目的。因此,手术前的诊断检查尤为重要。
1.病史
缓慢起始的单侧或双侧下颌角区增大,青春期后明显,生长发育完成后,增长亦停止。少数患者伴有异常的咀嚼习惯,咬牙和夜磨牙等。
2.局部检查
局部检查包括面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口腔内牙齿情况。面部正面检查可见患者呈典型的方形脸或梯形脸,单侧或双侧下颌角突出,两侧可不对称,两下颌角间距接近或大于两颧突间宽度;静息和咬牙时触摸咬肌的体积,可增大或正常;可伴有面下1/3缩短。面部侧面检查可见患者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和外翻;下颌骨升支后缘切线与下颌骨水平支下缘切线相交形成的角度明显小于120度。口内可见异常的牙齿磨损或其他的咬合不协调等。
3.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下,下颌角肥大患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常规X线片,包括头颅正侧位和下颌全景片。通过常规X光片可以发现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或外翻、下颌角肥大。常规X线片可以确定下颌角肥大的临床诊断、下颌角肥大的程度及下牙槽神经管的位置,并帮助手术方案如截骨量和截骨范围的制定等。特殊辅助检查包括神经肌电图检查和肌肉活检。但两者的检查结果通常阴性,一般不常规使用。
1.病史
缓慢起始的单侧或双侧下颌角区增大,青春期后明显,生长发育完成后,增长亦停止。少数患者伴有异常的咀嚼习惯,咬牙和夜磨牙等。
2.局部检查
局部检查包括面部的正面和侧面以及口腔内牙齿情况。面部正面检查可见患者呈典型的方形脸或梯形脸,单侧或双侧下颌角突出,两侧可不对称,两下颌角间距接近或大于两颧突间宽度;静息和咬牙时触摸咬肌的体积,可增大或正常;可伴有面下1/3缩短。面部侧面检查可见患者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和外翻;下颌骨升支后缘切线与下颌骨水平支下缘切线相交形成的角度明显小于120度。口内可见异常的牙齿磨损或其他的咬合不协调等。
3.辅助检查
一般情况下,下颌角肥大患者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是常规X线片,包括头颅正侧位和下颌全景片。通过常规X光片可以发现下颌角向后向下突出或外翻、下颌角肥大。常规X线片可以确定下颌角肥大的临床诊断、下颌角肥大的程度及下牙槽神经管的位置,并帮助手术方案如截骨量和截骨范围的制定等。特殊辅助检查包括神经肌电图检查和肌肉活检。但两者的检查结果通常阴性,一般不常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