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如何预防钩虫感染?

赵曙光 急诊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钩虫病不是因为饮食不卫生导致。从钩虫的生活史和传播途径我们知道,钩虫是由于接触钩虫的感染期蚴虫后进入体内进行进一步发育繁殖引起的。
钩虫生活史:
钩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温度25℃~30。C、湿度30%~50%、氧气充足、不受阳光直射的环境中,24~48小时第一期杆状蚴孵出,以土壤中微生物及有机物为食,48小时可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再经过5~6天,脱皮成为丝状蚴。丝状蚴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也称为感染期蚴。
当感染期蚴虫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体表的温度能使其活动能力增强,通过毛囊、汗腺口或破损处皮肤钻入人体。钻入皮肤的幼虫在皮下移行进入血管或淋巴管,进而被带入右心,经过肺动脉进入肺血管,大部分幼虫可以继续穿过微血管到达肺泡。沿支气管、气管,再随宿主的吞咽动作经食管、胃到达小肠,一部分幼虫也可随痰被吐出。幼虫到达小肠后,迅速成长,感染3~4天后开始第三次蜕皮,成为第四期幼虫,1 0天后进行第四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自幼虫钻入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需要5~7周时间。以前人们感染钩虫是由于使用人粪作为农家肥,并且赤脚劳作,或者未进行防护手接触到含有感染期蚴虫露水等引起感染。
所以,预防的方法是避免赤脚劳作,接触野外的作业做好防护。
生食瓜果需要认真清洗。
66
2019-06-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