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李明远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引起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原因,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上述病毒感染孕妇在妊娠期间,容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病毒,从而引起病毒性肝炎。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替比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注意加强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不良生活习惯
妊娠期间孕妇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熬夜等,容易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起病毒性肝炎。建议孕妇及时改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免加重病情。
3、遗传
部分病毒性肝炎具有遗传的特性,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如果孕妇的父母患有此类病毒性肝炎,则子女患有此类病毒性肝炎的概率会较高。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还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2-09-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