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可以通过按摩鼻通穴、迎香穴、印堂穴、风池穴、天府穴等穴位缓解症状。鼻窦炎是指发生在鼻窦黏膜的炎性疾病,多是由于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1、鼻通穴
鼻通穴位于鼻腔外侧,鼻唇沟中,在局部适当用力时,可出现酸胀感。此穴位具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
2、迎香穴
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局部适当用力,可出现酸胀感。此穴位具有疏风清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
3、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处于督脉之上,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头痛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
4、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此穴位具有疏风清热、醒脑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
5、天府穴
天府穴位于颈部,在前正中线上,天府穴的顶端,直上延伸到发际线的中1/3处,可以用于治疗鼻塞、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可以用于治疗鼻窦炎。
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按摩,以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害身体健康。如果患者出现鼻窦炎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