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经期针灸的不良反应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经期针灸可能引发腹痛、腹泻、月经失调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出现皮疹、晕针等风险反应。如果不良反应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停止针灸并咨询医生。
1.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于针灸刺激了腹部穴位,导致肌肉紧张或痉挛。若腹痛持续不缓解,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处理。
2.腹泻
腹泻通常是因为针灸过程中刺激了肠道穴位,引起肠道蠕动加快。腹泻可能导致水、电解质失衡,长时间腹泻还可能会引起脱水及身体虚弱等现象。
3.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多是因针灸调节内分泌系统,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所致。可表现为经期提前或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症状,长期月经失调会影响生殖健康。
4.皮疹
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个体对针灸操作中的消毒剂或其他化学物质过敏有关。皮疹可能导致瘙痒、红肿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感染,需要积极治疗。
5.晕针
晕针主要是因为针刺时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大脑缺氧而引起的暂时性意识丧失。晕针后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昏迷,需要立即停止针灸并采取急救措施。
建议女性在经期避免进行针灸,如需针灸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66
2024-03-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