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
儿童时期,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导致易感性增加。因此,此时若接触致病菌,极易被感染,引起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2.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由于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或者活性降低,不能有效地抵御病原体入侵,从而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针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感染性疾病,可以遵医嘱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增强免疫力。
3.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
皮肤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能阻挡外来物质进入体内。年幼的孩子皮肤娇嫩,角质层薄,无法像成人那样形成坚固的保护层,所以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为了加强孩子的皮肤护理,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皮肤干燥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
4.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包括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这使得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改善患儿营养状况是关键,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给予适当的营养补充剂来实现。必要时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5.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使机体对抗原产生耐受,降低免疫应答水平,使机体失去正常的免疫监视功能,难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对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应定期监测感染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勤洗手等。
建议关注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