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遗症通过艾灸是有一定作用的,但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
面瘫可由外感风寒、风热、肝风内动等因素导致,患者会出现眼斜、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艾灸是中医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医生通常会选取患者的穴位,通过点燃艾绒或其他药物,利用艾灸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祛除寒湿、活血化瘀、调和阴阳等作用,对面瘫引起的眼斜、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所以面瘫后遗症患者可以进行艾灸。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面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肌肉萎缩、血肿等情况,因此在艾灸时要注意控制艾灸的时间以及避免烫伤。另外,对于面瘫合并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也不建议进行艾灸,以免导致出血量增多,不利于病情恢复。
对于面瘫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超短波等方式进行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