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热
猩红热是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此时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导致产热增多而散热减少,进而引发发热。由于炎症反应和感染所致内源性致热源的作用,使下丘脑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通常表现为高热,可伴有出汗不畅。
2.喉咙痛
当患者受到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时,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疼痛的症状发生。这种不适感多发生在吞咽、说话等活动加剧咽喉部摩擦时,可能伴随口腔异味。
3.杨梅舌
杨梅舌是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主要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影响了患者的味觉神经以及唾液腺的功能所导致的。舌头表面会出现红色颗粒状凸起,触感粗糙,类似杨梅,有时伴有口干、口渴等症状。
4.皮疹
猩红热中,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IgM类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皮肤血管壁,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从颈部开始,迅速蔓延至全身,但也可能只出现在某些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
5.淋巴结肿大
猩红热中,机体免疫系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以抵抗入侵的细菌,这可能导致局部淋巴结增生和肿胀。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移动度好,常集中在颌下、颈侧和腋窝等处。
针对猩红热的诊断,可以进行咽拭子培养、血常规检查以及快速链球菌检测。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为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