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垢积聚过多
耳垢由耳道内的细胞和皮脂腺产生,堆积过多会导致耳道空间变窄,影响声音传导而出现堵塞感。定期清理耳垢可以缓解症状,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挖耳朵以防损伤耳道。
2.外耳道炎
外耳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时,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耳道肿胀、疼痛和听力下降。抗生素药膏如新霉素软膏可用于治疗细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可遵医嘱用棉签蘸取适量药膏轻轻涂抹于患处。
3.耵聍栓塞
耵聍是耳垢的一种,当其积累并形成硬块阻塞耳道时,就会引起耳闷、听力减退等症状。对于较小的耵聍栓塞,可以用温水清洗外耳道或使用生理盐水滴耳进行软化排出;若无效则需就医取出。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于急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者反复发作引起的,病程超过6周以上,通常伴随耳鸣、耳痛、耳聋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5.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咽鼓管功能障碍所致中耳通气受阻所诱发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耳内闭塞感、听力减退以及鼓室积液。患者可通过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等方式将液体从耳道中引流出来。
建议定期清洁耳道以减少耳垢积聚,避免使用尖锐物体挖掘。同时注意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如棉花、动物毛发等。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完善耳镜检查、听力测试等,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