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怎么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可以通过抗纤溶治疗、补充血小板、肝素治疗、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等方法进行治疗。
1.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来减少出血,常用药物包括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此疗法适用于预防或治疗DIC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导致的严重出血。
2.补充血小板
补充血小板可以增加血液凝固能力,防止进一步出血。常用的有血小板悬液、冷沉淀等。DIC晚期常伴随血小板功能障碍及数量减少,此时使用以改善病情。
3.肝素治疗
肝素具有抗凝作用,可阻断凝血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从而减轻出血倾向。对于存在明显出血倾向但尚未发生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后,可考虑应用肝素。
4.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输注是将来自供体的血小板直接输给接受者,旨在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辅助止血。当患者因自身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风险时,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处理。
5.血浆输注
血浆输注提供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质,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凝血功能。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可遵医嘱执行上述措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个复杂的疾病过程,需要密切监测血液学指标,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和均衡饮食,以促进健康恢复。
66
2024-04-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