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总是胃纳差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儿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若婴儿饮食不当,如一次性进食过多,则可能会导致胃容量变大,出现胃纳差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缓解,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2、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胃及十二指肠区域的一组或一组症状,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早饱、腹部胀气、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若婴儿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从而出现胃纳差的现象。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枸橼酸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3、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时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因此,若婴儿患有急性胃肠炎,也可能会出现胃纳差的现象。急性胃肠炎病情较轻时,需短时禁食,但要补充水分;病情较重时,除短暂禁食外,还需卧床休息,并注意静脉补液。同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肠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等进行对症治疗,如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
除以上常见因素外,也可能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原因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