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小儿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等异常反应,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1、局部皮肤发红
通常在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从而引起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对局部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2、肿胀
由于疫苗属于一种生物制剂,部分患者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肿胀的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局部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碘伏、75%酒精等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3、发热
部分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属于疫苗的不良反应,通常会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患者发热症状持续超过38.5°C,则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等异常反应。如果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