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炎分为,普通型——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但不很明显,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常呈喷射状吐,嗜睡或惊厥,婴幼童常表现烦躁嗜睡交替出现,双目凝视,尖声哭叫,拒奶,易惊等。多数病人在起病数小时之内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匀。休克型——在流行季节突然发热,头痛,面色发灰,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皮肤上有大量瘀点常常融合成片,脉细弱,重者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脑膜脑炎型——高热,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明显嗜睡,重者抽搐,昏迷。
地址:贵阳市新添大道南段206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地址:总院: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分院: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73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清热解毒,健脾除湿,通络活血。用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属湿热下注者。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对温热病引起的高热不退,烦燥不安,咽喉肿痛,舌红或绛,苔黄,脉数者适宜;多用于湿热型肝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症。
青霉素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各种感染,如脓肿、菌血症、肺炎和心内膜炎等。其中青霉素为以下感染的首选药物: 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蜂窝织炎和产褥热等。 2.肺炎链球菌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和菌血症等。 3.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感染。 4.炭疽。 5.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梭状芽孢杆菌感染。 6.梅毒(包括先天性梅毒)。 7.钩端螺旋体病。 8.回归热。 9.白喉。 10.青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用于治疗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青霉素亦可用于治疗: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放线菌病。 3.淋病。 4.奋森咽峡炎。 5.莱姆病。 6.多杀巴斯德菌感染。 7.鼠咬热。 8.李斯特菌感染。 9.除脆弱拟杆菌以外的许多厌氧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牙科、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手术和操作前,可用青霉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