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e抗体的正常值应该是阴性,如果超过或低于正常值,都是不正常的。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通常在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两周后出现,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出。如果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呈阴性,则表明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目前体内已清除,或者是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如果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呈阳性,则表明病毒复制活跃,体内病毒含量增多。如果患者检测结果大于或低于正常值,都是不正常的,需要积极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腹部疼痛、黄疸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