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过缓是心律失常,可以是生理因素,也可以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等疾病引起的。
1、生理因素
窦性心律过缓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低于60次/分,而心脏跳动的正常频率是60-100次/分。一些运动员、士兵和其他长跑运动员心率可能会较慢,大约在55-60次/分,这与其心脏输出量较大有关。一些处于睡眠状态的人群,尤其是在夜间睡眠时,心率可能会较慢,可能会低于60次/分,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时,心脏的血液灌注量会减少,这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能力下降。同时,心脏跳动的速率也会降低,从而导致窦性心律过缓。
3、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或者慢性的炎症性病变。心肌炎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从而导致窦性心律过缓。
除上述原因外,窦性心律过缓还可能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患者窦性心律过缓的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