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肝硬化的DNA肝炎病毒通常是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一直发展的结果,主要特征是肝细胞的变性、坏死、纤维化,形成结节、假小叶,进而使肝脏正常结构和血供遭到破坏,肝脏变硬,肝功能受损。导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多种,如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长期胆汁淤积、药物或毒物中毒、肝豆状核变性等。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感染该病毒后,可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和坏死,进而导致肝脏的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的形成和肝内外血管增殖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乏力、腹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恩替卡韦片或替诺福韦片等药物来治疗。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避免食用过期的食物或变质的食物。同时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